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园地>党史知识>详细内容

党史知识

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狭路相逢勇者胜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5 18:41:57 浏览次数: 【字体:

强渡汝河是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强渡汝河不仅关系到刘邓大军主力的安危,而且关系到刘邓大军能否完成中央突破的战略任务。在敌人重兵围堵下,刘伯承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口号,激励全军斗志,强渡汝河,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兵临汝河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1947年8月20日,刘邓大军中路军进入新蔡县境,22日抵达汝河北岸,解放了新蔡县汝河以北的大片农村,23日抵达汝河北岸杨湾村一带,此时刘邓大军遇到战略进军中的最大难关:前有敌军布阵挡路,后有追兵紧逼追杀,稍有迟缓将有被国民党军队围困在黄淮平原的险情。

一直摸不准刘邓大军行军意向的蒋介石,在刘邓大军渡过沙河后,方才如梦初醒。此时,蒋介石发觉刘邓大军南下的企图不是“北渡不成而南窜”,而是意欲直插大别山这一敏感而薄弱的地区,威胁南京和武汉,威胁国民党的战略后方。他急令正在鸡公山避暑的武汉行辕副主任张轸到漯河组建行辕前进指挥所,负责堵截南下大军。蒋介石匆忙调兵遣将,前堵后追,严令第五十八师、第四十八师等3个整编师加紧追击;急令第八十五师和第十五师的一个旅,共3万余人沿平汉铁路线乘车南下,到汝河南岸布阵堵截,企图打乱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邓首长指挥若定,决心杀出一条血路,夺路前进。

1947年8月23日上午,国民党军第八十五师吴绍周部3个旅,先于刘邓大军占领了汝河南岸汝南埠周围20余里的河岸与村庄,企图阻止刘邓大军前进。刘邓大军先头部队亦于同日到达汝河北岸。两军相遇在汝河黄刘营渡口,展开了一场猛烈的争夺战。下午,刘邓大军先遣队第六纵队十八旅旅长肖永银指挥五十二团一部分部队攻占汝河南岸桥头阵地及大、小雷岗,掩护工兵寻找船只,搜集渡河器材,在当地群众支援下,于杨湾村前架起浮桥。敌人则集中火力轰击北岸,封锁浮桥,形成了两军对峙状态。

直奔黄刘营

记者沿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足迹,从沙河沿岸一路奔波来到驻马店。驻马店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科科长黄坤告诉记者:“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张轸曾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等职。1947年8月,张轸率部队于汝河一线阻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9年5月15日,张轸率部2.5万余人在武汉金口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7月病逝于郑州,终年87岁。”

8月23日,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十七旅附十八旅一个团,在旅长李德生、政委何柱成带领下,一部分小股部队佯攻汝南埠渡口,一部分主力掩护纵队炮兵和辎重部队,来到汝河北岸的佛阁寺镇南部河上沿村,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快速攻占了渡口对面的正阳县岳城镇……当天下午,刘邓首长把野战军指挥部设在离河堤不远的黄刘营村。

沿着刘邓大军的足迹,记者来到新蔡县委,见到党史研究室主任郑连峰,与对刘邓大军在新蔡县战斗颇有研究的文联主席谢石华、余店镇老促会会长李新民一同前往黄刘营村。当日中午,我们来到黄刘营村。村民黄国旗把记者领到距港南村村委门口不远处的一块石碑前说:“石碑上记载这里是龙王庙,我小时候这座庙还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给扒了,当年刘邓首长就在这里开会部署渡河事宜……”

抢搭浮桥

记者一行来到汝河老河道,郑连峰介绍,1947年8月22日傍晚,第六纵队副司令韦杰带领先遣部队十八旅五十二团到达这里,发现此处河面虽不太宽,但对岸河堤陡峭,水流湍急(上游刚下过大雨),不能徒步,而渡船已被当地反动民团收缴一空。旅参谋长邢荣杰即令该团工兵连和侦察分队寻找器材,架设浮桥。旅长肖永银发现南岸有反动民团企图阻击渡河,命令五十二团迅速派出一支部队(第三营),在团参谋长沈伯瑛、营长郑学文带领下,利用高粱秆、门板等器材加上仅有的一艘小船开始强渡汝河。解放军冲到南岸驱逐了反动民团,占领了南岸至大雷岗村这一段桥头阵地,掩护工兵架桥。

8月23日一大早,敌人的侦察机就出现在汝河上空。接着,敌人的机械化先头部队沿正(阳)新(蔡)公路,向汝河南岸压了过来,很快占领了油坊店至汝南埠一线的许多村庄,并派出200多人抢占大雷岗据点。守卫部队经过激战,击溃了敌人,并抓到几个俘虏,送交第六纵队司令部。同时,敌军由汝南至平舆方向攻击前进,对刘邓部队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8月23日15时许,第六纵队两个工兵连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架通一座简易浮桥。但桥刚架好,就被敌人的飞机炸断了。可全村能用的架桥物料已基本用完,肖永银只好下令征用民房,拆毁架桥。炸毁的浮桥再度架起。黄昏前,五十二团全部越过汝河,巩固了大雷岗阵地,并夺取小雷岗支撑点。

“此时,刘邓主力面临前有敌整编第八十五师和第十五师一个旅3万余人的阻军,后有敌整编第五十八师、第四十八师、七师3个师追兵的危险境地。”谢石华说。

当日晚,刘邓首长和参谋长李达在第六纵队政委杜义德的陪同下,来到了离渡口只有100多米的杨湾村十八旅指挥所。李达分析当前敌军前后夹击的紧迫形势,指出敌人企图在洪、汝河之间与刘邓大军主力决战,打乱刘邓大军进攻大别山的战略计划。

刘伯承镇定地说:“情况就是这样,确实很严重!如果让后面的敌人赶上,把我们夹在中间,不但影响整个行动计划,而且会使我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采取进攻的手段,杀出一条血路!不管敌人有多少飞机大炮,也不论白天黑夜,我们一定要前进,一定要实现毛主席的战略计划!”邓小平政委接着说:“现在没有别的出路,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怕任何牺牲,坚决打过去!”

8月23日深夜,此时刘邓首长正在汝河边的一个窝棚里研究敌情,部署战斗。窝棚的土墙上有一个小窗,为了防止灯光外泄,警卫员用一块雨布将窗口蒙住了。但由于窝棚外边的枪炮声震得大地直颤,雨布掉了下来,深夜中窝棚里的马灯灯光十分醒目,立刻被对岸的敌人发现了。顿时,一串子弹从窗口飞进来。警卫员崔来儒急中生智,用自己的背包将窗口塞得密不透风。灯光消失了,敌人失去了目标,只得胡乱打了几枪。大家又用雨布重新封死窗口。等崔来儒转过身来,卸下背包,背包上弹洞累累,已经变成了一个马蜂窝。此时,刘伯承说出了那句在中国战争史上熠熠闪光的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到一小时,“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号召,像电流一样传遍整个部队,激励着每一位参战人员,整个汝河岸边沸腾起来。纵队以下领导,纷纷下到基层单位指挥战斗。当时,工兵连已于22时许架通一座能通行车马的坚固浮桥。刘邓首长随即跨过浮桥,到达代号“姚官屯”(因第六纵队参谋长姚继鸣而得名)的第六纵指挥所。各级指挥员把刘邓首长的命令一级一级向下传达,一直下达到每一个战士。河岸上沸腾起来:“刘司令员来啦!”“邓政委来啦!”“狭路相逢勇者胜!”

由李德生率领的十七旅已经从岳城渡过汝河,听着从大小雷岗方向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枪炮声,知道十六旅、十八旅方向遭遇了重大敌情,他果断命令十七旅向汝南埠挺进。

1947年8月24日凌晨,强渡汝河开始。无数战士的身影在火光中一掠而过,团长、营长、连长跟他们一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与敌人激战。打下一个村庄,又扑向另一个村庄,碰上敌人就拼杀,消灭了再往前冲。东方欲晓,刘邓大军打开了一条长5公里、宽4公里的通路。到了下午4时,4万多南下大军,200多辆大车,顺利渡过汝河。

据郑连峰介绍,十八旅政委李震在后来撰写的回忆文章《强渡汝河》中,讲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十六旅部队伤亡很重,有的连队牺牲了三分之一,有的连队牺牲三分之二,营长牺牲,派作战参谋前去指挥,刚到营指挥所,就又阵亡,于是教导员代替指挥。有的连队没有干部了,战士便独立作战……”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当年参加强渡汝河的将领们不断撰文回忆这段历史。李达终身难忘:“刘邓指挥部在进到汝河北岸时,遇到前有阻师后有追兵的险情。这是战略进军中遇到的最大的难点!”刘伯承元帅也常常提起汝河之战:“我们能否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抢渡汝河,关系到整个跃进行动的成败,从而也关系到整个战局。”正是因为汝河之战在我军战史上至关重要,中宣部已正式把刘邓渡汝旧址,列为全国100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点之一。(记者 马国福 通讯员 谢石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